top of page

主題壹、能源取得與碳排放之不平等──與你我相關的公正轉型

Writer: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Updated: Sep 7, 2023

執行編輯:吳奕辰博士(TSH科學家)


淨零的過程中之所以要強調「不遺落任何人」的公正轉型,是因為過去許多的轉型經驗中,我們往往只記得成功者的故事,卻忽略了過程中被犧牲的人群或環境。這不僅違背平等的原則與精神,受破壞的環境也不斷反噬發展的成果。本期的客座主編劉仲恩副教授過去曾就公正轉型的議題接受臺灣永續棧的訪談,當時我們討論到,公正轉型的核心精神就是邁向淨零的過程中盡量不要造成新的不平等。因此公正轉型的首要工作,即是先盤點既有的不平等,鑑別出轉型過程中,有誰獲得超額的利益、有誰受到不成比例的犧牲,並從中提出配套措施。在此脈絡下,盤點能源取得 (energy access)──亦即一個家庭能夠獲得可靠且負擔得起的能源服務──以及碳排放的不平等,就成為淨零路徑中的必要工作。


然而,在一系列淨零轉型的政策已經陸續啟動的當下,上述的盤點工作仍非常有限。儘管政府部門、智庫機構、學術團隊以及民間組織已經開始廣泛收集世界各國公正轉型相關的政策設計以及評估不平等的工具,但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結構因素與差異,因此這些設計以及工具多大程度能夠回應臺灣的問題,仍有待更進一步的本土跨領域研究及在地協作來促成。例如,高緯度的歐美國家需要關注能源價格上漲導致弱勢族群冬季供暖的問題,且高電價也使得部分族群陷入「能源貧窮」;相對而言,臺灣則是夏季酷暑之中的冷氣供應,以及臺灣是全世界電價最低的幾個國家之一,因此弭平不平等的政策優先次序,可能更需聚焦在高耗電產業在過度補貼之下所享受的「能源鉅富」。


不論是合理調整電價,或是對高碳排的個人與企業課重稅,這些淨零轉型相關的政策措施,都會帶來一定程度的重分配效果。臺灣永續棧本期「公正轉型」專刊的第一個主題,將介紹能源取得及碳排不平等的盤點工具與其背後的方法學,以及針對弭平上述不平等的配套政策的研究成果,然後從中探討臺灣目前所謂「能源貧窮」以及「氣候不平等」的初步圖像。我們將指出目前相關政策背後仍存在的知識缺口有哪些,期待能喚起各界的關注,一同找尋具有本土脈絡的公正轉型路徑。




 

延伸閱讀


TSH

  永續議題涵蓋的面向非常廣泛,涉及多方利害關係人,並需多領域的人才彼此碰撞與對話以釐清待解決之問題,從而形成相對應的全方位解方。目前學界的基礎研究能量高,卻只有少數形成具社會影響力之實質的行動或政策。為達成臺灣的永續轉型,亟需一個平台以填補從知識到行動之間的鴻溝,促進跨領域的合作可能性。

  透過永續路徑形塑臺灣新型態的公共治理思維與創新經濟,改變社會永續文化,這便是TSH的使命。

+886-2-3366-6569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臺大凝態科學中心館826室
Rm826, Center for Condensed Matter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City 10617, Taiwan

  • Twitter
  • Instagram
  • Facebook
  • LinkedIn

©2024 by Taiwan Sustainability Hub.
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臺灣永續轉型實踐網絡」計畫支持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