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臺灣碳排放階級不平等:現狀分析與政策挑戰
撰文:趙家緯(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 氣候不平等的現狀分析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第六次評估報告(AR6)中,強調公正轉型的重要性,並在附件中明確定義公正轉型乃是「一套旨在確保從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過程中不遺落任何人、勞動者、地方、部門、國家或地區...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ul 16, 20238 min read


從國際視野看臺灣的能源不平等與如何避免能源貧窮
撰文:陳禹嫺(臺大氣候變遷永續發展學程碩士生) 劉仲恩(臺大社會系副教授) 在國發會頒布的「公正轉型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中,政府強調「盡力不遺落任何人」之核心價值,致力追求在淨零轉型過程中能兼顧政策目標平衡性、社會分配公正性與利害關係包容性,公正轉型的政策範疇不限於勞工,亦包...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ul 16, 20238 min read


淨零路徑中的公正轉型
2023.07本期主編的話 劉仲恩(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證實,氣候變遷造成的負面影響已經顯著傷害到人類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因此許多國家陸續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試圖在2050年以前逐步控制並降低溫室氣體淨排放量至零,從而減緩...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ul 16, 20234 min read


臺灣永續棧——連結知識、政策與治理,推動臺灣永續轉型
作為一個推動永續轉型的平臺,TSH持續邀請各領域的學研機構、研究與實踐團隊共同參與連結,透過跨領域的對話與協力,一同針對包含淨零轉型在內的重大而待解決的問題,提出系統性的解方與轉型路徑,從而形塑臺灣新型態的公共治理思維與創新經濟,建立社會永續轉型的新典範。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May 17, 20237 min read
再生能源與國土計畫(下):各部門與各級政府的需求結合
受訪人:王筱雯教授、鄭安廷副教授 / TSH 吳奕辰、張朝翔 採訪整理 在淨零轉型的政策目標下,「綠色衝突」在全國各地發生,光電與農地或保育用地的空間衝突(如圖一 [1]),更甚於工業需地。儘管透過長期的研究調查,可以幫助釐清各方需求,從而協調多重價值的衝突,找出解方;然而...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an 18, 20238 min read


再生能源與國土計畫(上):化解「綠色衝突」的整體框架
受訪人:鄭安廷副教授、王筱雯教授 / TSH 吳奕辰、張朝翔 採訪整理 2022年三月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其中在社會支持體系的篇章,提及再生能源的廣泛布建,將使原有的空間利用出現競合,改變政府與社會針對國土資源的規劃、取得、使用與分配...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an 18, 20238 min read


評估淨零路徑的模型及其背後所需的社會科學
受訪人:徐昕煒助理教授/TSH 吳奕辰、張朝翔 採訪整理 去年(2022年)三月行政院公布「臺灣2050淨零轉型策略」,其中有許多關於未來30年的預測,例如能源和電力需求的走勢,而這些預測也成為國家長期減量路徑規劃的基礎。但這些趨勢是如何算出來的?計算的模型是否可靠?模型最...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an 17, 20237 min read
淨零之路道阻且長,公平正義不能退讓
受訪人:劉仲恩副教授 / TSH 張朝翔 採訪整理 公正轉型「不遺漏任何人」的標語,近來在淨零轉型十二項戰略溝通中被反覆提及,但對大多數民眾而言,這個名詞跟「淨零排放」一樣,仍是相對模糊、一知半解的概念。到底「誰」可能在轉型過程中被拋棄落下?該如何做到「公正」?臺大社會系劉...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an 17, 20236 min read


低碳、清簡又幸福?經濟「後成長」的生活想像
受訪人: 張瓊婷副教授 / TSH 吳奕辰、張朝翔 採訪整理 去年(2022年)三月行政院公布的2050淨零轉型策略中,民眾行為改變的「生活轉型」是重點之一,主張邁向低碳的食衣住行,以及以「使用」取代「擁有」的未來生活價值觀。然而,自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快速工業化、持續經濟...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an 17, 20236 min read


推動淨零生活轉型:從「社會溝通」到「社會支持系統」
受訪人:賴偉傑理事長 / TSH 吳奕辰、張朝翔 採訪整理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賴偉傑理事長具有公部門與私部門的經驗,並長期投入社會運動,這使他對不同群體遭遇的不同困境特別敏銳。在政府陸續推出淨零轉型的各項政策之際,我們特別訪問賴理事長,針對與民眾日常最相關的「淨零綠生活」,...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an 17, 20237 min read


看見房間裡的大象——社會科學驅動淨零轉型
受訪人:國科會林敏聰副主任委員 / TSH 張朝翔 採訪整理 國家發展委員會於2022年三月公布的「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策略」提出四大轉型策略(能源、產業、社會與生活)與兩項治理基礎(科技研發與氣候法制)。其中「科技研發」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國科會)主責,其...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an 17, 20239 min read


臺灣淨零科技社會科學研究整體規劃
撰文:戴興盛 教授 國家發展委員會在去年(2022年)三月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標示著我國對於2050淨零排放政策的重大里程碑,從討論多時的理念與政策大方向,確立為在現在起將需要規劃並執行的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毫無疑問的,這是一個艱鉅的挑戰,它不僅涉...

戴興盛 教授
Jan 17, 20237 min read


社會科學引領淨零轉型
2023.01本期主編的話 國發會在去年三月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以及立法院在今年一月三讀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法案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明定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這是我國關於淨零排放政策的重大里程碑。...

戴興盛 教授
Jan 16, 20233 min read


讓低碳運輸成為邁向淨零的墊腳石
IPCC發布的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三工作組「氣候變遷的減緩」報告強調了運具電氣化對於運輸部門減碳的重要性,以及優先發展以步行與自行車為主的主動出行。與AR5最大的不同,在於強調運輸需求管理,透過減少運輸需求達到能源需求減少,進而降低碳排。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Sep 19, 20225 min read


森林碳匯在IPCC淨零藍圖的定位
從我國農業部門淨零排放策略「減排」、「增匯」、「農業綠能」三大部分來看,增匯項目中的林業主要為「新植造林」、「加強森林經營管理」(如表1),臺灣森林碳匯潛力,以森林面積為219萬公頃、佔總土地60.7%估算,每年碳吸存量達2100萬噸,佔每年全國總碳排8%,若加上土壤及枯枝落葉層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Sep 19, 20229 min read


行為科學加速淨零:可發揮巨大的轉型能量的輕推和循證政策
面對住商部門的淨零轉型,在IPCC 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三工作組(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Working Group III, AR6 WGIII)「氣候變遷的減緩」報告著墨較多的部分是在「節能」和「能源效率」。在決策者摘要裡的「強化應對」此部分...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Sep 19, 20225 min read


淨零轉型思維:為再生能源打造系統
再生能源儘管具高變異性,隨著人工智慧、智慧電網、物聯網等資通訊技術的進步,短時預測變得可行,在完善的基礎設施前提下,風光的電力系統是可預測的...全文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Sep 19, 20225 min read


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 (LTSER) 翡翠站
透過長期觀測的社會-生態系統資料與研究,不僅可以深入了解臺灣的人地互動、更能提供環境生態議題與堅實治理的知識基礎,其核心觀測站更具資源共享、深化研究之價值,有助引導社會邁向永續...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Sep 19, 20224 min read


氣候變遷系統性韌性調適
童慶斌(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一、氣候變遷風險 氣候系統本來就存在自然循環與變化,但人類活動增加了溫室氣體排放,進而強化了溫室效應,有更多能量被保存在近地表,導致全球平均溫度上升與水循環都受到立即的影響。近20年來,極端化的天氣在地球各角落不斷出現,發生...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ul 5, 20227 min read


空間規劃與氣候變遷調適治理
詹士樑(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 臺灣空間規劃與氣候變遷調適現況 氣候變遷衝擊對人類生存環境帶來的威脅,已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議題,在因應衝擊的調適作為上,以空間規劃為途徑,透過土地使用區位及開發策略的調整,降低氣候變遷衝擊造成的的脆弱或風險,是近年來的重要發展...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ul 5, 20225 min rea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