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林登秋 教授
Jun 21, 20247 min read
邁向永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臺灣長期社會生態研究核心觀測平台的建置與發展
撰文:林登秋 TSH共同召集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 全局式思考人與自然的緊密交織 臺灣位處亞熱帶,但從南到北、由東到西、由海岸到中央山脈、由離島到本島有著非常多樣的生態系,這些生態系支持著包括我們在內的多樣性生物,同時也直接與間接受到人類不同程度與不同類型活...
534 views
林敏聰 教授
Jun 21, 20246 min read
民主治理與公共知識:LTSER穩步前行,建立屬於臺灣的社會生態跨域公共知識
撰文:林敏聰 TSH召集人 /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特聘教授 過去十幾年以來,臺灣以永續發展為整體目標,並且從災害防救走向氣候變遷下的調適,這過程中,在許多人的努力下臺灣社會不僅有了得來不易的轉型,在思維上,也逐漸理解,轉型過程中的複雜性,加上近年因為氣候變遷發生的多層次...
299 views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un 20, 202412 min read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LTSER翡翠站的環境正義?
讓我們說個故事⋯⋯ 水庫是臺灣水資源的命脈之一,新北坪林的翡翠水庫、南投魚池的日月潭水庫,擁有全臺灣最乾淨的水質,但不同於日月潭水庫依靠抽蓄發電與污水處理來維持水質,供應著臺北地區600萬人民的翡翠水庫的好水質,則是來自被劃歸為「臺北水源特定區」的緣故。...
372 views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un 20, 202411 min read
從珊瑚保育到能源自主──綠島給臺灣群島的啟示
坐落於臺東外海,面積比桃園機場大一點的綠島,有大約四千多位常住居民;但每到春夏旺季,經常迎來每年三十多萬人的觀光旅次。儘管龐大的人流意味著當地重要的生計來源,但也對當地有限的資源產生龐大壓力,從最基本的食物的取得,到推動觀光所需的自然生態美景,以及遊客旅遊過程中會使用的能源...
546 views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un 19, 202410 min read
從風帆到風機──風頭水尾下的彰化沿海濕地社會生態變遷
「一府、二鹿、三艋舺」,這句描述臺灣西岸港口變遷的俗諺,後面還有「四寶斗、五番挖」的說法,而番挖即是今日的芳苑,在鹿港淤積後,芳苑曾是中部主要的「貨物轉運站」,但在廿世紀上半葉,逐漸隨著淤積而繁華散去,並成為全國人口外移最嚴重的鄉鎮之一。如今在政府致力於發展再生能源之際,芳...
587 views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un 19, 202410 min read
太陽底下的花蓮事──光電與社會生態系統的複雜互動
今 (2024) 年四月三日早晨,花蓮近海發生芮氏規模7.2的大地震,其中在北北桃部分地區實際震度達到四級,許多居民卻沒有收到國家級警報,引發議論。一些專家學者指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基礎科學觀測與研究仍有很大缺口,包含長期發震機率圖和東部海底斷層構造等還需要更詳細的資訊...
330 views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un 19, 20245 min read
LTSER年會暨新站啟動會議
2024年4月26日,臺灣永續棧很有榮幸參與臺灣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 (Long-term Social-Ecological Research, LTSER) 舉辦的第一次年會暨2024新站啟動會議 (以下簡稱LTSER年會)...
117 views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un 18, 20246 min read
國際交流:美國Lehigh大學來訪認識臺灣永續議題
如果大學時期有機會去一個陌生的國度兩周,但回國後要發表一份探討當地議題的研究論文,你會不會抓住這個機會呢? 美國理海大學 (Lehigh University) 的Martindale Student Associates Honors...
54 views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un 6, 20246 min read
TSH@NTHU 水清木華:環境科學與永續流域生活圈 揭牌儀式暨論壇
2024年6月5日,在世界環境日這天,清華大學名人堂盛大展開了「水清木華:環境科學與永續流域生活圈」揭牌典禮暨研究成果發表論壇。而這個Hub Site的成立,籌備的起點竟然可追溯到一年前,也就是2023年6月,TSH共同召集人戴興盛老師以執行長的身分受邀參與清華大學的「水清...
68 views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Feb 7, 20242 min read
第九期電子報 主編的話
客座主編 | 劉仲恩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隨著公正轉型被列為淨零轉型「十二項關鍵戰略」之一,以確保轉型過程「不遺落任何人」的原則,過去這段時間裡,臺灣社會也開啟了許多相關討論。在上期電子報中,臺灣永續棧以「淨零路徑中的公正轉型」為主題,特別針對能源與碳排放不平等做了...
202 views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Feb 7, 20249 min read
邁向淨零的基石—公正轉型的治理與法制基礎
施東佑記錄、TSH彙編[1] 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世界各國陸續公布各項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的政策措施,我國政府也公布了「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以及相應的「十二項關鍵戰略」。有鑑於各項淨零科技的落地,需要經濟、社會與文化的支撐,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808 views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Feb 6, 20247 min read
優質社會對話形貌——「公正轉型與社會對話」場次紀要
施東佑記錄、TSH彙編[1] 2023年6月5日,公正轉型研究團隊主持人、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仲恩,受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邀請,於臺大舉辦「臺灣的公正轉型之路:概念、評估與實踐」論壇,第五場次以「社會對話」為主題,由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邱花妹主持,邀請國家發...
386 views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Feb 5, 20247 min read
產業與勞工的衝擊評估——「公正轉型與衝擊評估」場次紀要
陳思樺記錄、TSH彙編[1] 本文的內容來自2023年6月5日國科會人社中心與國立臺灣大學合辦之「臺灣的公正轉型之路:概念、評估與實踐」論壇,由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陳思樺紀錄、TSH轉型推動經理楊軒妮編輯文稿。 近年來,氣候變遷對人類社會造成傷害,已是不爭的事實,諸多國家提出...
341 views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an 31, 20248 min read
反思綠色工作的實踐路徑:公正轉型中的勞工與工會
邱羽凡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 蘇珊霈 (國科會「臺灣公正轉型策略研析」專題研究計畫研究員) 在全球的能源轉型與淨零政策下,公正轉型已是各國低碳轉型政策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層面,臺灣於2022年宣示2050的淨零排放路徑後,公正轉型也逐漸在推動永續社會的過程受到...
732 views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an 30, 20246 min read
「永續+1」 TSH年會聚焦夥伴關係 放眼未來
2024年1月8日中午,寧靜的壽豐鄉大同戲院陸續湧入人潮。從側邊的小門進入整修後的戲院,第一眼注意到的是舒服的自然採光、左手邊大量鮮剖的竹筒 (在年會兩天中將作為用餐器皿),和一旁以香蕉葉盛裝的精緻小點心。TSH 2023年的年會就是在這樣一個溫馨而放鬆的氣氛中展開。...
104 views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an 29, 20246 min read
永續充電棧—TSH首場青年培力工作坊
精心設計的青年培力工作坊 經過長時間的規劃和設計,TSH專門為學生和青年專家學者設計的工作坊,在2023年11月17日和18日迎來25位學員,於臺北市IEAT會議中心的咖啡廳熱鬧展開了! 這場工作坊以永續職涯和在地議題為主軸,第一天由TSH共同召集人李明旭教授(國立中央大學...
100 views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ul 17, 20233 min read
TSH@NPUST「生態系服務亞洲培訓」活動報導
文 / 張朝翔(臺灣永續棧轉型推動經理) 過去多數的決策在土地利用上未計算土地變化所帶來的外加性 (externality),導致真正的成本與效益皆未能反映在當前的經濟社會系統中,加速了生物多樣性喪失、氣候變遷與土地退化等危機,反而減損人們的生活福祉並且付出更多的代價。如何...
109 views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ul 17, 202311 min read
我們如何應對產業結構長期變遷的衝擊──臺灣煤礦業退場的經驗
受訪者:陳柏謙(台灣勞動歷史與文化學會秘書長) 撰文:吳奕辰(TSH科學家)[1] 1990年代的臺灣,許多勞力密集的製造業為了降低成本,在政府開放西進之下,大量關廠歇業,並將資金外移。1996-1998年,聯福製衣、福昌紡織、耀元電子、興利紙業、東菱電子、太中工業、東洋紡...
535 views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ul 16, 20238 min read
關鍵技術革新發展的衝擊──數位化與德國「勞動4.0白皮書」的啟示
撰文:李健鴻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吳奕辰(TSH科學家)[1] 從一萬年前人類開始使用青銅器材料來進行農作,到兩、三百年前的工業革命使用機器替代人力,歷史上每一次的關鍵技術的革新發展,都改變人類的經濟生產模式,並汰除一些既有的工作與催生一些新興的工作。在...
588 views
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Jul 16, 202310 min read
國際貿易局勢改變的外部衝擊──從兩岸ECFA的經驗思考應對歐盟CBAM的準備工作
受訪者:李健鴻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 撰文:吳奕辰(TSH科學家)、張朝翔(TSH轉型推動經理)[1] 臺灣的經濟活動高度仰賴國際貿易,因此當臺灣與主要貿易夥伴之間出現重大的政策改變時,也會劇烈影響臺灣本身的經濟生產活動,從而衝擊廣大的就業人口。這些重大的...
423 view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