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於11月26日舉辦臺灣永續棧TSH@THU揭牌儀式 暨「溪流功能與生命力的維護」跨領域論壇,由科技部林敏聰政務次長與東海大學王茂駿校長共同為「TSH@THU水域生態系生命力與社會生態韌性之維護」永續棧 (TSH@THU for Aquatic Ecosystem Revitalization & Social Ecological Resilience) 揭牌。
林敏聰次長於揭牌致詞中表示,永續發展是一個全球各國共同面對關心的迫切問題,但在尋求具體實踐路徑與方法中,不同的國家或社會卻又有著巨大的差異。科技部推動建置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及網絡,進行核心基礎資料項目之觀監測,讓科學家可共享觀測資源進行協作,深化社會生態系統研究,引導社會邁向永續發展。而「臺灣永續棧」的背景想法不只是在做研究,更重視如何從核心價值落實成行動。TSH作為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之平台,讓不同領域下的研究者之間產生對話,再加上利害關係人的參與,雙向的互動期待發展出co-design、co-production、co-delivery的運作模式,促進跨領域協作。
王茂駿校長則於致詞中強調,臺灣永續棧的成立對於東海大學意義非常重大,東海大學於生態永續的亮點就是東大溪與鄰近區域改善計畫,在台中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公私協力的方式完成本計畫,不僅整頓溪水品質,同時建置東大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形成一個環境與生態教育良好的實踐場域。東海大學未來將持續推動永續棧的研究與發展,發揮其最大的功能。
揭牌儀式後,隨即展開為期兩天的學術交流系列活動,包括:「溪流生態系功能與生命力之維護」跨領域論壇與田野參訪,以及台灣生態研究網2021 - All Scientists’ Meeting 學術研討會。其中,在「溪流功能與生命力的維護」跨領域論壇中,林敏聰次長以「以永續為核心價值的科技創新」為題,反思價值與結構對科技發展的影響,並指出由永續所驅動的創新,將更有助於發展具前瞻性的技術與解方,而臺灣在永續轉型過程中累積的經驗、技術與路徑,將不只是未來發展的優勢,更可供國際社會參考。臺灣師範大學林登秋教授則以「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為例,說明長期社會-生態系統觀測研究不僅能累積有助於了解臺灣的人地互動資訊、更能提供探索環境生態議題與永續治理的知識基礎。
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廖桂賢教授、觀察家⽣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黃于玻則以「溪流韌性治理為題」,探討溪流治理模式如何邁向社會與生態共榮的系統韌性。臺中市水利局韓乃斌副局長、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江智民主任,並以東大溪整治計畫為個案,分享公民參與、跨域協力的實踐經驗。現場並跨校邀集相關領域之學者專家、部會局處、營建與工程顧問公司、民間團體及權益關係人,進行深入的學術與實務交流,充分體現了臺灣永續棧促進不同學術領域、民間行動與政府治理之間,以知識為基礎的對話與協作之目標。
「溪流功能與生命力的維護」跨領域論壇結束後,由江智民主任帶領與會者實地走訪東大溪整治計畫沿岸的重要場域,包括運用生態調查與移植造林協助「相思林」進行天然更新,以及透過「礫間淨化廠」的⽣態友善⼯法過濾來自上游餐廳與住宅的污水。這些被淨化的溪水不僅復育了周遭水生生態,也流經乾涸已久的傳統灌溉渠道,再現傳統用以調節水量的「口琴橋」遺跡,並帶來7000度的微量水力發電。而東大溪的整治歷程與生態復育成果,都記錄在「東大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成為周邊學校進行環境教育或辦理社區活動最佳場所。
未來,TSH@THU將持續深耕「社區溪流保育、集水區生態系功能與服務、環境議題之公民參與,與社區生態永續文化之建立」等面向,充實臺灣永續棧夥伴網絡中「水域生態系生命力與社會生態韌性之維護」的知識領域,也期盼TSH@THU從在地出發充分發揮鏈結角色、廣納研究能量,一同推展與實踐TSH的目標,攜手共創社會與生態共榮的永續路徑!
媒體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