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林敏聰 教授

「臺灣永續棧」──翻轉學術、連結實踐 (Taiwan Sustainability Hub, TSH)

Updated: Jul 1

行動是知識的實踐,而價值則是知識的核心   「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是由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 (Max Weber) 所提出來描述理性兩個不可分的概念。「價值理性」強調主體價值的絕對性,用現代語言來說,它尤其涵蓋了所謂的進步價值以及「改造社會」的動力。而「工具理性」則聚焦於有效地達到目的的工具性與技術;隨著啟蒙精神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工具理性逐漸膨脹,尤其在現代社會強而有力新科技的快速發展,工具理性的主導地位常常掩蓋了價值主體,在一般的學術研究裡也常常落入單一學科領域的工具性目的,或是只著重效率與短期功利的單一經濟邏輯。在此我個人無意也沒有能力去闡述這個複雜的發展過程,但卻想藉著「臺灣永續棧」 (Taiwan Sustainability Hub, TSH) 的成立,來強調回歸價值理性並且同時連結工具理性的重要性。簡單的說,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共識需要透過工具理性來具體落實,而工具理性的核心目的則是價值理性的實踐。這個雙面連結的具體成果不僅僅是對於一個絕對價值的肯認,更重要的是可以連結價值–知識–行動(政策與治理)三個面向,作為一個社會永續發展能夠具體落實的三根支柱。


  「臺灣永續棧」的成立,即是在面對永續價值實踐難題的挑戰下,嘗試翻轉僵化的學術範疇界線,透過建立跨領域學術研究的知識/行動平台,來連結價值的實踐。以「永續」為核心價值,「臺灣永續棧」希望透過不同的利害關係人 (stakeholders) 包括學界、NGO、公部門以及產業等對於複雜問題的跨界解析,以共同協作的方式形成整體性的政策解方,並從中尋找永續轉型的路徑 (transition pathways towards sustainability)。科技部作為一個包含自然科學、生醫農、工程以及人文社會等各領域學術基礎研究最主要的支持單位,應責無旁貸,連結各領域研究成果,擔負起落實「知識到行動」 (Knowledge to Action) 的困難工作。


  這個想法起於大約兩年前,我初任科技部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司司長的時候。當時在面對司內豐富且具挑戰性的永續學門推動工作,充分地意識到一個不同於傳統學術研究並結合知識實踐的「跨界協作」應該慢慢成形。經由科技部自然司的同仁與許多包含自然科學、生醫農、工程以及人文社會等不同領域的眾多學界朋友們共同努力、相互辯論超過一年的密集協作下,「臺灣永續棧」終於誕生。期望以跨界學術知識為基石,共同思考協作如何解決臺灣在永續發展領域「迫切」、「重大」、「待解決」的複雜議題。簡言之,也就是有著強烈的問題導向,並著重將知識轉為行動,讓學術研究不會只終止於期刊發表,而是能更進一步協助並達成社會實踐。


  而所謂將知識轉為行動,雖只有簡單幾字,卻包含許多不同面向。「行動」可以是個人著作、針砭時政,也可以是以學者身分擔任政府顧問或幕僚,當然也可以是參與、發起與籌組公民行動等。採取何種行動,在行動中又採取何種方向,這些決定來自於個人所認定的核心價值與知識背景,即便是關心相同議題的人,核心價值不同、專業或立足點不同,對議題與解方的詮釋也就往往不同。因此學界、業界與社會以及公部門,各有所本。而面對複雜的永續議題與社會轉型,不同價值與知識體系之間的碰撞、對話與協調,幾乎是逐步走向一個具體可行的行動/政策方案的必經路程。而「臺灣永續棧」正是希望可以作為「價值」、「知識」、「行動」等三個面向的溝通甚至是協作平台。這裡的「行動」特別著眼於「政策」與「治理」,前者是一個跨界協作的系統解方,而後者則是一個政策落實時,必須同時考量體制文化、社會經濟現實以及政治共識的行動路徑。從基礎研究的角度,我們長期累積了深厚的專業知識,這樣的平台有機會讓不同領域下的研究者之間產生對話,促進跨領域協作,或甚至可透過此一平台,讓研究與行動同步進行,有利害關係人參與的行動與對話既是研究的實踐,也是知識與行動雙向回饋與修正的一環。更進一步,若公部門也能參與,或在過程中有相關溝通,或許便可讓學術知識更能夠落實提出解方,協助具體政策的形成。


  此外,我想特別強調在地研究對於永續議題的重要性。的確,永續發展是一個全球各國在面對全球化資本主義共同面對的迫切問題。但在尋求具體實踐路徑與方法中,不同的國家或社會卻又有著巨大的差異。臺灣在自然環境、天然災害、產業發展與結構,以及文化社會等面向,都有其特殊性。面對臺灣在地的問題,橫向移植他國政策顯然很難找出具體解方對症下藥,只有釐清在地問題根源與各方特性才能產生適合的解方。在另一方面,這些臺灣特性卻也是形塑臺灣科學與技術的邊界條件 (boundary conditions),由這些特性發展出的獨特優勢與知識/技術正好又是可以提供國際社會作為轉型路徑的參考。以臺灣特性發展出的關鍵技術,輔以重大議題的跨領域研究,再加上利害關係人的參與,雙向的互動期待發展出co-design、co-production、co-delivery的運作模式,由各方共同找出問題解方。


  臺灣亟需一個知識、政策、治理與推動臺灣永續轉型的平台。我們希望「臺灣永續棧」可以擔任一個臺灣永續轉型的實踐網絡,作為臺灣的學術知識、民間行動、政府政策的協作平台。我們期許「臺灣永續棧」不僅是一個「翻轉」傳統學術運作模式的跨界協作實驗,同時也可以密切地「連結實踐」,提供一個從知識走向行動,回應永續價值的轉型路徑 — 一個我個人定位為體制內外協作的【知識公民運動】。



致謝

從一開始構思到實際規劃有許多人長達一年每個星期一次的密集參與,在此特別感謝:

湯宗達、李明旭、林登秋、戴興盛、郭財吉、吳啟禎、羅夢凡、郭子仙、蔡旻樺、張瓊婷、

詹士樑、鍾宛蓁。


548 view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