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8日中午,寧靜的壽豐鄉大同戲院陸續湧入人潮。從側邊的小門進入整修後的戲院,第一眼注意到的是舒服的自然採光、左手邊大量鮮剖的竹筒 (在年會兩天中將作為用餐器皿),和一旁以香蕉葉盛裝的精緻小點心。TSH 2023年的年會就是在這樣一個溫馨而放鬆的氣氛中展開。
今年主題定為永續+1,除了呼應2024年的閏年,也同時是夥伴在永續路上持續前進與壯大的意象。年會開場中,TSH召集人林敏聰教授提及推陳出新的重要性,表示如今不論是外部環境或是永續議題都在經歷快速變遷,TSH作為洞察趨勢、建立溝通與對話的平台,角色將更加重要。
棧情報告中,TSH執行長Lila除了介紹TSH過去所建立的網絡和互動的管道,更引用林敏聰教授在TSH成立初期時所說「如果你有點困惑,那是正常的」,帶出永續發展這樣需要跨領域、相對較新的議題,在執行過程中必定會有迷茫的時候。而TSH作為「Hub」,希望提供給網絡中的夥伴的是一個可以安心討論、碰撞想法的空間。
淨零科技的落地需有社會科學基礎
在接下來的場次中,接續由李明旭教授分享淨零科技整體架構,並由戴興盛教授分享近兩年執行中的淨零科技社會科學專案。李明旭教授用5題「淨零小民調」開場,帶出現階段社會上對於臺灣能源使用狀況及政策其實還相當陌生。接著由能源供給與需求切入,說明國家尺度的淨零治理基礎包含「科技研發」和「氣候法治」,而行政院已於2023年核定「臺灣淨零科技方案」,通盤檢視非電力部門、電力部門,以及碳匯的現況與減量目標,規劃未來之布局。其中提到接下來一年,重點方向將為氫能、複合式海域能,以及以藻類進行生質能整合碳捕捉、利用與封存。李教授點出,其實不管是減碳還是捕捉與封存,技術都已經存在,只是淨零所需要的是碳的向上升級 (upscaling),這當中牽涉到要形成商業模式,這才是現階段最大的挑戰。
接續的分享由戴興盛教授帶來「淨零科技社會科學專案」的介紹,開頭便說明淨零科技的落地需要經濟、文化、社會的支持,也需要跨部會協作及社會溝通,需要整個社會的轉型。而社會的轉型則需要經歷價值反思,淨零科技社會科學專案不只對關鍵議題進行示範性的研究,更期待以永續為核心價值,形塑新的淨零典範。淨零社科專案盤點國內的淨零議題,現階段著手執行的議題區塊有公正轉型、再生能源政策與國土計畫的接軌、高碳排產業的淨零路徑與政策組合分析、建構轉型導向的整合性評估模型,以及淨零生活轉型願景及政策等五項。但就如同淨零相關議題會隨著時間推移產生變化,淨零社科專案的架構也是採取滾動修正的方式,與時俱進。
在這場次的綜合討論中,與會者提出的反思包含:現有設定的綠能需求、光電板產量等的評估是否太過於產業導向?臺灣進口外國原物料是否造成他國不公正、不正義的結果?而面對有問題的框架,社會科學研究要提出堅實的論述,才能形成核心價值推動的路徑,否則科技就會按照不合理的框架繼續發展。
夥伴網絡:永續+1及未來鏈結
年會第一天第二場次是夥伴網絡的舞台,讓與TSH建立起Hub Site或是棧友合作的夥伴可自由分享近期的研究、行動、活動等。場次主持人林登秋教授提醒與會者,雖然在此交流可獲得一定的滿足,但在現場的來賓畢竟還是同溫層,需有更大的網絡才能有效傳遞永續理念與知識,網絡的發展相當重要。
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 (LTSER)
林登秋教授就率先分享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 (LTSER) 的四個站點與特色,更說明今年會有和原住民高度相關的社會生態系統等數個新站點成立,希望透過對多樣的社會生態系統進行長期的基礎核心觀測,讓我們能對臺灣整體的社會生態系統變動有良好掌握,也讓各級政府與權益關係人在治理以及採取關懷行動時有所依循。
東海大學「水域生態系生命力與社會生態韌性之維護永續棧」
原住民族社會永續科技發展平台
中興大學「森林永續與綠色服務永續棧」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屏東科技大學 「1.5度糧食與消費轉型永續棧」
貝蒙論壇臺北辦公室
東華大學「社會生態系統韌性與整合治理永續棧」
未來Hub Site: 清華大學
在初步認識在場其他夥伴後,年會的討論進入+1的詮釋,以及未來合作的可能性。「+1」無疑是積極的,多數人表示看到永續+1的第一個想法是「擴大參與」,擴大永續的影響力,另也有人表示是「多一天的永續」、「再往前一步」等。而本次年會除了邀約以建立合作關係的夥伴參與,也有部分參與過TSH工作坊「永續充電棧」的青年夥伴「+1」共襄盛舉,為年會的討論帶來不同的視角。
在未來合作方面,許多夥伴都不約而同提出期待有best practice的經驗交流與擴散,以及期待讓學術界與非學界的網絡夥伴可有更多連結。熱絡的討論最終聚焦到podcast合作的可能性。在場夥伴包含成功大學林心恬副教授錄製的「永續生活家」、臺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博士候選人林孟慧參與的「氣候變遷聊不完」、原住民族社會科技永續發展平台也已著手製作podcast等,未來有合作與串聯的潛力。
在地研究參訪與會後交流
此次年會在花蓮舉行,參訪的場域也選擇在地團隊東華大學生態及永續科學跨領域研究中心 (CIRES) 所探討的光電設置議題,由張世杰教授帶隊參訪生豐電廠,以及研究團隊於案場內建立的光電通量塔。生豐電廠位於花蓮縣鳳林鎮,為66公頃人造林的開發再利用,發電量75GW,總共裝有超過21萬片光電板。而東華大學的研究團隊從案場規劃階段就展開合作,進行建置前、建置中、建置後的環境監測,期望透過科學數據讓不同觀點的各方可有理性對談的基礎。
生豐電廠內的通量塔跟常見架於森林中的不同,量測的並非森林的能量交換,而是地面架設光電板時的能量流動。與大農大富平地森林遊樂區內的通量塔相比,光電場內的二氧化碳收支為排放1.4公噸,而森林則是吸收5.4公噸;在輻射能量收支方面,光電板會產生空氣熱傳導,有吸熱現象,而森林的熱透過蒸發水而散去 (潛熱);氣溫方面則是光電場內較高溫,其次為城鎮,再者為森林,但光電場是否造成鄰近城鎮升溫?此部分還待進一步研究釐清。
年會第一日的結尾,同樣由在地夥伴「阿改玩生活」團隊烹調並介紹具當地文化特色的菜餚。餐席間,會議期間為竟的討論仍然持續,但也多了一些輕鬆的互動,餐後更有住宿園區所架設的營火與自助烤棉花糖,夥伴在閒聊之中開起玩笑,說臺灣選舉有民主香腸,而如今我們有永續棉花糖。
共創永續路徑與解方,夥伴網絡攜手前進
來到年會第二日,歷經昨日討論與晚間的交流互動,夥伴間對話明顯多了起來,在一早所準備的暖身活動中,便開啟了熱烈討論。
此次年會最後一個場次,由TSH共同召集人、綠盟的賴偉傑理事長主持,由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的國際脈絡切入,深入探討我們對於永續未來的想像,思考面對未來邁向永續的政府治理,以及企業、社會與學界的角色。如今正逢SDGs 15年期程的中間點,對於SDGs過去在政府、企業、學校中的影響,多數人肯定其提供了一個開啟共同對話的基礎、有助橫向整合和縱向連結。但對於未來在臺灣的落實,與會者多數表示需要有更符合在地需求的架構與框架 (SDGs的人間條件) 、更細緻的內容、量化方式與回饋機制等。同時為了避免在採用永續發展目標時徒有形式,未落實內涵,現階段在企業中的中層治理,如永續長的角色,至關重要,在公部門則會需要創新治理,讓基層一線執行者也充分了解永續發展的內涵。
林敏聰在討論總結中提及,在討論SDGs時,我們需要考慮其與上層政治、經濟和社會基礎的整合,只有在這個基礎之下,討論SDGs才會有實質意義。否則,可能淪為填補SDGs的形式,最終走向違背SDGs基本精神的政策。而減碳與SDGs之間的關係也涉及未來數年內的碳減排目標,既受到國際壓力,還受須考慮國內外地緣政治,同時,我們不能忽視在制定政策時可能存在的歧視和其他因素。這是一個需要多方面思考的問題,需要在整個政治經濟社會基礎上進行深入了解,以確保減碳和SDGs的目標能夠協同達成。
在年會最後,TSH召集人林敏聰教授再次歸納這兩日所提及的合作方向,列出行動事項,包含爭議性議題的社會溝通、相似議題 (如:溪流治理或光電影響評估) 團隊間的橫向連結與交流等,更勉勵夥伴在提出問題後都能尋求解方與採取行動,擴大影響力。
兩日間收獲眾多夥伴對於永續發展個議題的深入見解,TSH帶著夥伴網絡的許多建議與期待,還沒等年會結束就已立即展開未來行動規劃。全新的一年,敬請關注與參與TSH及夥伴網絡的相關活動!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