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棧論》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聚焦氣候變遷

Updated: Jul 11

  瑞典皇家科學院鑑於「對理解複雜物理系統的開創性貢獻」,將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美籍日裔科學家真鍋淑郎 (Syukuro Manabe)、德國海洋與氣候學家哈斯曼 (Klaus Hasselmann) 球氣候的物理模擬,量化全球暖化的影響變數與提出可靠性預測」的貢獻。國內已有科普媒體針對真鍋淑郎與哈斯曼的研究貢獻加以介紹,因此臺灣永續棧進一步就諾貝爾物理學獎120年來首次頒給氣候變遷研究學者一事,從氣候政策與行動所需的跨領域研究意涵,提出我們的觀點。


  在跨領域研究上,未來地球 (Future Earth) 的 Judit Ungvari 博士與Giles B. Sioen 博士表示「永續性領域的研究與創新一直是未來地球社群的最優先議題,而諾貝爾物理學獎肯定從事氣候與複雜研究科學家的重要性,這是極富意義的。持續增進對氣候模擬與複雜系統的科學理解,可提升在我們進行有更有依據的決策 (informed decision) 能力。唯有對複雜系統的更深入了解,方能有效地進行系統轉型,而我們均已深知加速改變的必要性,氣候模擬工作已建立良好基礎,現在是我們在此根基上持續前進的時刻。」


  而在氣候政策上,哈斯曼獲獎後,接受美聯社訪問時提到「我們的研究協助大家理解到我們已處於氣候變遷之中,人類社會必須習慣面臨長期變遷問題,其時間尺度是我們過去不習以回應的,我們需要長期氣候政策」。


  真鍋淑郎於普林斯頓大學舉辦的記者會上,則表示「嘗試預測或理解氣候變遷是困難的,但並沒有比在政治與社會所發生的狀況更為困難。」、「我們一方面要思考如何減緩氣候變遷,另一方面也要找出調適方案,以回應當前發生的乾旱與洪水。我們面臨極為困難的挑戰,若認為針對氣候變遷提出正確的預測,前述問題便可迎刃而解,那就差得很遠了!」


臺灣永續棧觀點

  爰此,針對2021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公布,臺灣永續棧從跨領域研究、氣候政策與行動等議題的在地發展,提出下列三點啟示:


1. 應加速提升國內氣候變遷研究量能

  得獎是肯定氣候變遷相關研究的普世價值、貢獻與深遠影響,對於全球淨零政策也會有間接的推波助瀾效應。因此國內在氣候變遷所涉議題的科學研究量能,應儘速匹配國內外對於氣候政策的關注與需求。


2. 氣候風險治理需要處理複雜系統的全局式知識

  面對氣候變遷衍生的實體風險 (例如旱澇、高溫) 以及為了減緩氣候變遷 (例如淨零目標) 所伴隨而生的轉型風險,健全的氣候變遷模式是擬定調適與減緩策略的重要基礎。但調適工作的落地實踐,涵蓋氣變推估資料、各領域衝擊評估、調適行動擬定、調適效益評估與動態決策等各步驟的環環相扣。而針對國際與國內未來淨零目標的提出與推動路徑,更需要釐清過程中對社會大眾、產業與經濟的潛在衝擊,因此可實踐的淨零路徑也需透過技術創新、政策工具與公眾溝通,並兼顧公正轉型。氣候風險治理是高度複雜的人類社會與氣候系統交互作用的治理議題,更需要系統性與全局式思維。除應深化氣變科學研究以外,更需強化「科研-政策-社會介面 (science-policy-society interface) 」,方可加速氣候政策與行動的落地實踐。


3. 以跨領域研究方法探查並解決複雜系統議題

  哈斯曼近年研究旨趣已從氣候模型,延伸至整合性評估模型,探討以行為者為基礎之模型與減碳政策的影響與效益。並於2001年時,邀集了學研、企業界與公民團體成立了歐洲氣候論壇,現改名為全球氣候論壇 (Global Climate Forum) 的研究智庫以共同推動政策研究。由此演變可知其研究取徑,呼應跨領域研究中強調共同設計、共同生產與共同落實的三大原則,這是將知識的生產轉化為解決複雜系統議題所需行動的解方路徑。


  面對氣候變遷緊急狀態這已經不僅是科學問題,更是複雜氣候系統與人類社會錯綜複雜下的治理議題,諾貝爾物理學獎揭示了探索前述議題在科學上的開創性貢獻,氣變調適、減緩與風險治理的落地實踐亟需建立跨領域知識到行動在科研-政策-社會的解方路徑。

279 views

Comments


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