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初探臺灣氣候變遷調適的公平正義

Updated: Aug 3, 2023

  氣候變遷本質上就是一個「社會不平等」的議題,在碳排放的責任上,先進國家和有錢人排放太多,擠壓到後進國家與經濟弱勢族群的發展空間,IPCC最新出版的AR6 WGIII報告中指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有很大的區域差異。人均排放量最高的10%的家戶,貢獻了全球排放量的34-45%。臺灣的情況也是如此,前十大的排碳大戶就佔了全國排放量將近40%。也因如此,無論是國內或是國際討論上,減碳責任一直是攻防重點。


  在減碳之外,調適工作也同等重要。許多研究都已指出,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衝擊非常不均等,排放量相對少的國家或是群體,通常也最沒有調適因應氣候風險的能力,受氣候變遷衝擊最甚。本次「氣候變遷因應法」的修法草案中,也出現了調適專章,強調氣候調適的治理機制與能力建構,如何在這些行動中納入社會不平等的思考顯得至關重要,在這背景下,本文對臺灣氣候變遷調適中的公平正義提出一些思考方向,期待知識社群持續深化對於這個議題的理解。

氣候變遷的性別面向


  性別多年來一直是聯合國氣候公約的重點議程,而且與時俱增。科學界和政策圈都明確指出氣候變遷會加劇現有的性別不平等,《巴黎協定》也明文規範「會員國在處理氣候變遷議題時應該注重性別平等與女性賦權」,其中具體作為就包括關注聯合國各項會議中代表團的性別比例,並且在各項氣候政策中強調性別敏感度。


  綜觀臺灣本土的學術文獻,把氣候和性別議題扣連的研究屈指可數,彭渰雯教授在2010年時曾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寫下「性別與氣候變遷 」一文,後續跟進的討論並不多。直到2021年,陳米蘭博士在「氣候變遷治理之中的性別議題」一文中又帶起這個議題,她引用文獻說明性別不平等和氣候韌性發展有重要關聯性:「女性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並不是因為女性先天上較為脆弱,而是因為社會文化結構剝奪女性獲得資源、決策、訊息等機會。」她也蒐集資料指出,女性民意代表對氣候變遷議題的參與度往往比男性更為積極,但是目前臺灣環評會議中,女性代表比例極低。她也提到目前資料和研究十分不足的問題,臺灣性別和氣候變遷的連結,還是存有巨大的知識缺口。


  儘管女性在面對氣候變遷衝擊時常常是比較脆弱的群體,男性有些時候也會承受較嚴重的傷害。舉例來說,在氣候升溫的情況下,可以預見極端熱浪會變得更強更頻繁,而遠見雜誌的報導指出,自2010年來,臺灣熱危害的次數成長了85.8%,而其中男性受傷害的次數是女性的3倍,這一部分可以歸因於勞動市場的性別隔離,熱危害高風險的戶外勞動型工作多以男性為主。除此之外,男性也比較少採取撐傘戴帽等防護措施。這案例點出了設計調適政策時需要注意多種不平等同時作用的交織性 (intersectionality),才能夠精準地對焦脆弱群體。


原住民與氣候調適


  在臺灣氣候變遷調適的公平正義上,原住民族的權利是關鍵議題。許多原鄉氣候脆弱度較高,同時也是臺灣森林碳匯的重點地區,但是原住民族鮮少參與氣候議題。在日前《氣候變遷因應法》的審議過程中,許多立法委員點出了原住民族在過程中被排除在外,原民會也在治理框架上缺席,顯示未充分納入利害關係人參與討論。原住民族氣候變遷聯盟也特別呼籲政府應重視「原住民氣候轉型正義」,承認傳統領域與碳匯使用地重疊、原住民擁有自然資源主權甚至是碳權,不能簡單把原民傳統領域視為國有林,忽視了原住民的負碳貢獻。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的莫家俊 (Mucahid Mustafa Bayrak) 教授團隊,在2021年間針對臺灣原住民與氣候變遷的議題發表了一篇回顧分析文章,他們蒐集了111篇相關文獻做比較分析,發現大多數研究從防災角度切入,聚焦在莫拉克颱風的災後重建,研究地點也集中在南臺灣,東臺灣原鄉的氣候研究付之闕如,量化研究也相對缺乏。除此之外,原住民的傳統生態知識也是需要投入的研究重點,在一篇報導中,LIMA臺灣原住民青年團團長洪簡廷卉 (Tuhi Martukaw) 說:「我們往往把原住民當成氣候變遷衝擊的受害者,其實忽略了原住民族在生存或應變時具備的韌性。」,在思考氣候變遷調適政策之時,需要正視原住民能夠做出的貢獻。


  放眼世界,原住民和氣候變遷的政治議程上還是困難重重。面對氣候變遷,不只是看見到簡單的不平等而已,若要認真調適,得直接面對社會上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殖民遺緒與轉型正義。在這議題上,臺灣還需要很多跨界研究的努力,深化民主機制,也凸顯了氣候議題極端複雜的本質。


小結


  最後,本文僅用性別與原住民兩個面向,拋磚引玉討論目前氣候調適的知識缺口。在公正轉型「不遺落任何一個人」的原則之下,臺灣需要更聚焦在氣候變遷下的在地不平等經驗,以及具體氣候調適案例的經驗研究,深入當地脈絡,了解「哪些人可能會因為氣候變遷變得更弱勢」、「哪些人可能會被遺落」。除了性別與原住民,我們也應該思考農漁業、勞工、身障者、高齡社群、文化與經濟弱勢等軸線,會如何在未來的氣候情境中折射出新的不平等,唯有對於在地經驗有充分了解,才能對症下藥提出妥善的調適路徑與行動。


  綜觀目前各項政府計畫,臺灣其實已經投注相當資源在建置氣候調適相關的資料庫,如工研院的「能源領域氣候變遷調適平台」以及科技部的「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 (TCCIP)」,這些平台非常即時地推播各種國際新知,也有國內各地氣候因子 (如雨量、溫度、風速) 變化與氣候風險的豐富圖資,但是相關資訊多半是從氣候變遷與受衝擊領域的氣候情境數據,目前尚未有效地與社經人口資料扣接,呈現臺灣社會氣候脆弱度的圖像,這些議題需要跨領域的整合,期盼臺灣人文與社會學科的積極參與!


---


延伸閱讀

---


參考文獻

  1.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hronology of Gender in the Intergovernmental Process.

  2. 彭渰雯 (2010)。性別與氣候變遷。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51期。

  3. 陳米蘭 (2021/12/21)。氣候變遷治理之中的性別議題。國立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4. 林珮萱 (2021)。熱傷害10年暴增85.8%!「熱死人」事件已真實上演。遠見雜誌,第426期。

  5. 劉庭莉 (2022/03/01)。氣候法草案「去碳匯」挨批不正義 「原住民族氣候變遷聯盟」:忽視祖先累積碳資本。環境資訊中心。

  6. Bayrak MM, Hsu Y-Y, Hung L-S, Tsai H-M, vayayana t‘e. 2021.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Indigenous Peoples in Taiwan: A Critical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Review. Sustainability 13(1): 29. https://doi.org/10.3390/su13010029

  7. 蘇芳禾 (2021/06/08)。大家都是局內人-她盼:讓原民坐上氣候變遷談判桌。聯合報倡議+。

875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